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简明问答:《内蒙古自治区试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1-01-21 09:31
分享到:
【字体:  

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试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2019年9月,《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也对建立合格证制度提出要求。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一盘棋推开试行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有关工作部署安排,推动生产者落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食用农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自治区农牧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在全区试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

二、《方案》提出了什么工作目标?

到2022年底,全区范围内的食用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三大类主体生产的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等五大类食用农畜产品上市时按要求自行开具合格证,在全区范围内通查通识。基本建立农牧部门培训指导、生产主体自行开具、市场监管部门准入衔接的工作机制。

三、合格证开具有哪些要求?

全区采用国家统一合格证基本样式,大小尺寸自定,内容应至少包含:食用农畜产品名称、数量(重量)、农畜产品生产者信息(名称、产地、联系方式)、开具日期、承诺声明等。若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的,可在合格证上标示“委托检验合格”或“自检合格”。有条件的主体可附带电子合格证、追溯二维码等。

四、是否所有地区所有品种所有主体都要试行(小农牧户是否纳入试行)?

根据《方案》要求,试行区域为自治区全区范围,也就是说所有的盟市、旗县、乡镇都要统一开展。当前优先选择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5类食用农畜产品开展试行工作。试行主要针对食用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带动小农牧户参与试行。食用农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生产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应严格执行食用农畜产品入市索证索票制度,并依法留存相关票证备查。

五、合格证的开具主体是什么(合格证上是否需要行政监管部门或质检机构盖章)?

合格证必须坚持生产主体自行开具。合格证由生产主体在自控自检的基础上自行开具,目的是压实主体责任,行政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不能代替和背书,不能在合格证上加盖行政监管部门或检测部门公章,如有需要可单独附上相关说明或检测报告。各级农牧部门负责检查农畜产品生产者是否按要求开具并出具合格证,并核查合格证的真实性,严防虚假开具合格证、承诺与抽检结果不符等行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积极引导销售者采购具备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食用农畜产品。

六、实际操作中合格证的开具方式是怎样的(散装农畜产品如何处理)?

合格证开具形式可以印刷、可以手写、可以机打,形式多样。一般要求一式两联,一联出具,一联留存备查,留存期为一年。有包装的农畜产品以包装为单元开具,可以张贴、悬挂或印制在包装材料表面。散装农畜产品以运输车辆或收购批次为单元,一车一证或一批一证,交易时出具使用。

七、合格证与认证标志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两品一标”产品是否需要合格证)?

合格证与各类认证标志之间不具有替代性。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功能不同、性质不同、出具主体不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的功能是为了标示产品来源,证明其满足国家相关法律与标准的要求,是上市农畜产品必须达到的底线,属规范性要求。认证标志则是为了标示产品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在品质或生产方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征,可作为消费者选购优质安全农畜产品的参考依据,属选择性要求。认证标志是需要通过授权部门或专门机构进行审定批准,并申请使用的,生产经营者未经授权不得乱用标志,可以说认证标志是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的高级表现形式。所以,“两品一标”产品也需要加贴合格证。

八、合格证开具是否需要通过检测(是否要附检测报告)?

《方案》中未做具体要求,生产主体可根据市场销售或客户需要自行确定,建议有条件的主体可以提供自检报告,作为附加标注。

九、定点屠宰企业(猪肉、牛羊肉)是否需要开具合格证?

《方案》中试行主体规定的食用农畜产品生产企业,指试行品类(蔬菜、水果、畜、禽蛋、养殖水产品)范围内的食用农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企业,不包括定点屠宰企业。主要考虑是目前定点屠宰规定要开具“两章两证”,已具有质量安全功能,不需再重复开具合格证。即《方案》对定点屠宰企业生产的畜禽产品开具合格证不做要求。

十、试行合格证制度会不会增加农牧民负担?

目前,我区开具的合格证80%以上由各级农牧部门统一印制,免费发放给试行主体使用,并不会增加显著的额外成本。部分主体使用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证可能会有一些成本,但属于企业自身行为,不是强制要求。同时,目前制度推行主要针对规模生产主体,对散户农牧民不作强制要求,所以并不会直接增加农牧民负担。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官微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