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硕果盈秋的美好季节,兴安盟科右中旗的田野上,玉米挺拔,豆荚饱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好腰苏木镇白音套海嘎查的玉米高产项目区,种植大户包金山蹲在田埂边,轻抚着壮实的玉米秆,黝黑的脸上笑容绽放:“开春那会儿旱得揪心!多亏了旗里推广的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配上这地下滴灌,你看这籽粒灌得多饱,亩产1600斤稳稳的!”说话间,他熟练地操控着滴灌设备。这位种地的“老把式”,如今已成为科技兴农的“新能手”。
今年初,科右中旗农牧和科技局聚焦玉米、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种植密度低、水肥管理粗放、产量不稳等关键瓶颈,启动总投资超1亿元的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其中玉米项目区面积10万亩,大豆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面积17万亩。
走进巴仁哲里木镇达巴音扎拉嘎嘎查的大豆田,豆荚繁密,长势喜人。嘎查书记边曙光信心满满:“我们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种植,旗里技术员从春耕就扎在地里指导。现在你看这豆荚结得多密实!这科技兴农的路子,我们走对了!”
据测算,今年项目区内,玉米单产预计突破800公斤/亩,较上年增长100公斤以上;大豆单产预计可达170公斤/亩,同比提升20公斤。更可喜的是,玉米项目区浅埋滴灌技术实现全覆盖,亩均节水80立方米,肥料利用率提高15%,实现了节本增效与绿色发展的双赢。
科右中旗农牧和科技局种业股股长李君胜表示:“通过单产提升工程的实施,全旗构建了以稳产农田和滴灌为基础、以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为支撑的增产体系,为玉米、大豆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